400+ 机构争调研A 股独苗怡合达压力不小
发布日期:2022-06-16 16:30 来源:未知 阅读: 次
这厢爱安特刚在一级市场完成由同创伟业、不惑创投领投,深创投跟投的数亿元人民币 B 轮融资,那边怡合达(301029.SZ)的 3 家 QFII 股东就显示增持了股份。不仅如此,5 月以来,身为国内 FA(工厂自动化)零部件龙头的怡合达发布了 2 份调研公告,合计 400 多家机构参与。
尽管制造业受到疫情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冲击,但怡合达却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。一季报显示,怡合达营业总收入和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达到 4.87 亿和 1.01 亿元,同比增速达到 52.6% 和 63.72%。不仅二者增速远超 2021Q4 的 24.57% 和 9.71%,而且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。尤其是 2022Q1 销售毛利率摆脱 2021Q4 的低迷,达到 39.41%。
怡合达是 FA 零部件一站式供应商,对标全球龙头日本米思米。通过提供产品目录手册、3D 选型光盘(电子目录)、网上选型采购系统和其他辅助工具后,客户可以快速获取产品 3D 模型,线下或在线完成选型、下单,并可即时获取报价、交期等信息。这就像一个大而全的工业零部件超市,可有效缩短客户设计、采购时间,提高效率,解决了传统采购模式下的行业痛点。
而提高自动化水平正是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特征,任何行业都无法避免,包括 3C、汽车、锂电、光伏、医疗、食品等皆是如此。根据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,2020 年我国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总产值达到 4763 亿元,行业市场容量较大且总产值保持增长趋势。
过去两年光伏、锂电、新能源车快速发展,与 3C 一同成为工业自动化应用最广泛的领域,也是自动化零部件需求最大的领域。怡合达的营收来源也反映了这种现象。2021 年年报显示,怡合达的营业收入中,新能源、3C、汽车行业分别占比 25.79%、25.69% 和 10.38%,光伏和工业机器人则分别占比 5.3% 和 4.49%,剩下的 28.35% 则分布在其他行业。
对于 Q1 业绩表现与众不同的原因,怡合达表示,一方面是去年一大部分订单以及一些定制化订单在一季度交付;另一方面,公司 70% 以上的锂电客户在华南,华东地区则以光伏和汽车居多。华南地区及时恢复正常运营,弥补了部分华东地区因封控造成的订单损失。而一季度来自新能源锂电的订单同比增长超过 100%,使得销售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30% 以上。
此外,由于头部客户较为集中,且头部企业更容易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,恢复生产更快,也对其业绩有积极影响。
怡合达也在不断拓展品类。招股书显示,截至 2020 年底,怡合达开发涵盖了 176 个大类、1404 个小类、90 余万个 SKU 的 FA 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产品体系。到 2021 年底,该体系已涵盖 197 个大类、2066 个小类、110 余万个 SKU。
当然,SKU 数量虽然多了更好,但最关键的仍是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。怡合达在调研中也强调,SKU 可以无限的增长,但这并非行业的实际需求,公司的评价标准不是 SKU 的数量本身,而是公司能够在客户 BOM (物料采购)表上使用占比的提升。2021 年该比例约为 6%,目前则达到约 6%-7%。
好赛道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竞争压力。在高瓴都被传裁员的背景下,爱安特完成数亿元 B 轮融资,除了证明行业前景仍被看好,更说明市场竞争还有很大变数。虽然怡合达是第一家也是目前 A 股唯一一家 FA 零部件一站式供应商,却也面临前有猛虎、后有追兵的局面。
怡合达在招股书曾与米思米做了对比,在品类、客户数、著作权、收入规模等方面都有不小差距。而且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,米思米也侵略性十足。不仅与 吴晓波频道 达成合作,在宣传上发力,而且在国内推出经济型商品,应对行业竞争。
不过,怡合达对此并不十分担心。在调研中怡合达表示,米思米在国内推出的经济型产品 SKU 数量较少,约为 2 万个,并且各 SKU 间存在连接关系。例如:针对汽车行业,基本客户购买了 SKU1,就需要配套购买 SKU2-5。但其经济型的商品仅有 SKU1,SKU2-5 还需原价购买。所以综合来看,给客户带来的降本效果不明显,因此怡合达没有采取针对性措施。
但这至少说明米思米在走经济型这条路,未来如果进一步增加经济型 SKU 数量,怡合达又将如何应对?
完成 B 轮融资的爱安特也不容忽视。据 投资界 报道,爱安特的 FA 零件一站式平台共涵盖 96 大类、496 小类、共 200 万以上 SKU 产品。除此之外,固安捷、帮到网、安昂也都是较有规模的一站式平台,在各细分领域也有着不同的中小型制造商、品牌商等展开竞争。
一季报显示,怡合达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-7805.9 万元,同比下降 440.11%。对此,怡合达在调研中解释,一是随着公司销售额的增加,备货也会随之增加。二是去年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,公司针对性采取了一些预防性的措施。三是公司头部企业占比加大,头部企业的资信较高,公司给予 2-3 个月信用账期。
三点解释除了说明怡合达的营收在增加外,还显示出原材料价格波动已经开始影响其经营节奏,而且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,怡合达对头部企业做了一些让步。
不过,为了表明发展的信心和激励员工,怡合达于 6 月 2 日推出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(草案)。该计划拟向 134 位核心业务和技术人员授予 133 万股限制性股票,解除限售条件以 2021 年为基准计算,分别为 2022 年营收或净利润增长 33.12%/24.8%;2023 年增长 71.95%/54.75%;2024 年增长 121.87%/94.68%。
考虑到 2018-2021 年怡合达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达到 47.96% 和 58.29%,似乎怡合达对未来几年的增长信心并不强。而且该激励表现出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的特征,与前几年的业绩表现恰恰相反。